品牌定位

教育数字化应用及服务提供商

凯发K8官网入口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科技知识

科技知识

作者:凯发k8国际官方网站 ,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24-11-16

  “魏老师您好,您在青海的学生很想您。”教师节这天,青海民族大学学生完玛吉和同学们向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党委书记魏建国教授发来祝福视频。看着视频里学生们的模样,听着他们真挚的祝福,魏建国落泪了。青海学生想念魏✅建国,魏建国心里也始终割舍不下青海,自2016年起他支援青海民族大学6年,他说,这是自己“一生中最充实、最感动、最珍贵的6年”。

  跨越✅1700多公里,向上2000多米海拔,2000多个日夜,魏建国作为天津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的教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的根扎在服务西部建设发展中,积极探索东西部教育协同,以赤子之心㊣服务民族高等教育,用桑梓之情服务高原发展。

  “人工智能人才不上青✅藏高原”,这是魏建国赴青海民族㊣大学支援之前当地人工智能人才的情况。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水平总体落后,计算机相关人才很难从东部引进,只能靠青海自身培养。鉴于这一实际,魏建国将计算机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青✅✅海省、面向㊣民族地区,培养“留得下”“用得上”“靠得住”的人才,在青藏高原种下一颗智能的种子。“引资源、搭平台,强学科、育人才”,秉持这样的发展理念,挂职担任青海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的魏建国带领天津大学智算学部,从学科建设智能化教育教学优秀案例、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倾心尽力提供支持,为对口支援学校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空间等学科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推动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魏建国及其团队的带领下,青海民族大学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学科取得长足进步。他整合了传统的计算机、物理电子信息、数学等传统学科,打造建设新㊣型交叉学科。2017年,在他的协调下,青海民族大学与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签订“卓越实训”合作办学协议,来自青海民族大学9个专业的70余名学生在天津进行为期一年的免费实训。而通过对口支援政策搭建的桥梁,天津大学也为青海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培养了第一名博士师资。

  在科研中,他推动青海民族大学与天大协同共建智能感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获批国家民委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共建“两弹一星”科学家研学平台,两校自主研发的教育辅助机器人项目,为解决民族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困境提供“天大㊣—民大方案”,其核心技✅术成果“汉藏智能语音交互关键技术及应用”被认定为国际先进。2018年,青海民族大学终于实现了计算机学院国家自然基金零的突破。

  魏建国也把天大“新工科”的建设经验带上青藏高原。他推动青海民族大学建设“智能与计算学部”改革,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促进通信、材料、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快速创新,推动数学、民族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内涵变化,拓展法学、经济学产生新的研究方向科技知识,最终形成“人工智㊣能+X”的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培育出产业及技术需要的创新型人工智能人才。值得一提的是,藏族学生鲁荣江才是他在当地带出的第一批人工智能专业学生,来自云南的鲁荣江才擅长藏语方言,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后,成为当地少数懂藏语又懂技术的人。毕业时,很多大厂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但是,他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建设家乡,这让魏建国倍感欣慰。

  最终,在魏建国挂职担任青海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的6年时间里,青海民族大学有了青海省内唯一的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第一个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唯一的网络空间安全一级硕士点,首个工业机器人实验室,首个网络攻防实验室,获批国家民委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6年时间,他让人工智能之花在青藏高原盛放结果。

  如今,虽然挂职支援任务已经结束,但青海民族大学依然是魏建国牵挂的地方,他依然在天津和青海之间来回奔走,用自己的力量支持青海民族大学以及青海当地的建设发展。前不久,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就与西宁市公安局、西宁市科技局开展科技兴警战略合作,魏建国带领学院团队发挥人才优势,助力平安西宁建设和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魏建国说:“搞科研要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作为落脚点,要从科研创新的实际应用场景出发,将它努㊣力做成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系统性产品,把自己的科研工作融入党和国家的发展‘新时代’中。”“一日青✅海行,一生青海情”,这份浓浓的“青海情”也将伴✅随魏建国,在津青协同发展的征途上有更大作为。

相关推荐